阿柏西普初始治疗及换药治疗对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短期疗效观察

Chinese Journal of Ocular Fundus Diseases(2021)

引用 2|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IVA)初始治疗及换药治疗对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eAMD)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8年6月至2021年2月于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眼科行IVA治疗的eAMD患者38例49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4例29只眼,女性14例20只眼;平均年龄(66.82±8.71)岁。所有患眼均行IVA治疗。起始负荷剂量2.0 mg,每月注射1次,连续3个月,随后每月复查并评估按需治疗。49只眼中,26只眼为初始治疗(初治组),即首次发病3个月内确诊并行IVA治疗,且从发病到初诊未进行眼内药物及手术治疗;23只眼为换药治疗(换药组),其换用阿柏西普治疗前6个月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和(或)康柏西普治疗≥4次,期间存在持续性黄斑区视网膜层间囊样水肿和(或)视网膜下积液(SRF)、无改善的色素上皮脱离(PED)。IVA治疗前两组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PED高度(PEDH)、PED体积(PED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3、6个月采用与治疗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记录两组患眼BCVA、CMT、PEDH、PEDV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间的BCVA、CMT、PEDH、PEDV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治疗后6个月,初治组、换药组患眼IVA注射次数分别为(4.15±0.73)、(4.39±0.72)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141, P=0.260)。初治组( F=5.345、22.995、6.764、5.425)、换药组( F=12.519、15.576、8.843、9.406)患眼治疗后1、3、6个月BCVA、CMT、PEDH、PEDV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初治组与换药组患眼治疗后各时间点BCVA、CMT、PEDH、PED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1.741、0.069、0.876、3.455, 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眼均未出现持续性眼压升高、眼内炎、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等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IVA治疗eAMD可提高患眼视力,降低CMT、PEDH、PEDV;初始治疗与换药治疗疗效相当。
更多
关键词
Wet macular degeneration,Recombinant fusion proteins,Angiogenesis inhibitor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