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分析

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2021)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成人自发性脑出血(ICH)患者临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唐山市协和医院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40例成人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钙离子水平将其分为A组(血清钙离子水平<2.25 mmol/L,n=66)、B组(血清钙离子水平2.25~2.60 mmol/L,n=90)、C组(血清钙离子水平>2.60 mmol/L,n=84).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成人ICH患者临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C组患者血清钙离子水平、治疗后2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B组,出血灶体积、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2周血肌酐(Scr)水平均显著少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随访1年病死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钙离子、治疗后2周Scr水平、出血灶体积及NIHSS评分均为成人ICH患者临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成人ICH患者临床预后不良与血清钙离子、治疗后2周Scr水平、出血灶体积及NIHSS评分关系密切.基线血清钙离子水平越低,预后越差.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