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Chrome浏览器插件
订阅小程序
在清言上使用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Ⅰ型内漏危险因素分析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2021)

引用 0|浏览1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患者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Ⅰ型内漏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TEVAR术的Stanford B型A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内漏分为内漏组、无内漏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影像学特点、手术资料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TEVAR术后Ⅰ型内漏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49例患者,其中内漏组14例,无内漏组3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漏组、无内漏组患者主动脉弓曲率半径(RoC)分别为(23.43±3.98) mm、(30.85-4.33) m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近端锚定区长度分别为(13.23±6.71) mm、(32.85±14.97) m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影像学特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动脉弓RoC(OR=0.664,95%CI=0.468~0.942,P=0.022)、近端锚定区长度(OR=0.833,95%CI=0.719~0.964,P=0.014)是TEVAR术后患者Ⅰ型内漏的危险因素.结论 主动脉弓RoC和近端锚定区长度是Stanford B型AD患者TEVAR术后Ⅰ型内漏的危险因素.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