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F-ET周期中胚胎污染的实验室与临床结局分析

李瑞岐, 朱玉琴, 欧阳能勇, 区颂邦, 王文军, 杜凤娇

wf(2021)

引用 3|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体外培养的胚胎发生污染的情况及其实验室培养和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IVF-ET周期中70例胚胎污染的相关资料,比较不同授精方式的污染发生率、体外培养第1~3天(D1-D3)的污染发现率、以及卵泡液、精液、培养液3种标本的污染发生率,统计污染的微生物类型,比较全污染组(42例)和部分污染组(28例)的实验室培养及临床结局相关参数.[结果]在29583个周期中共出现70例胚胎污染(0.24%),所有污染均为体外受精(IVF)来源的胚胎而非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来源的胚胎;在体外培养不同天数中,D2污染发现率最高(54.3%),其次是D1(32.9%)和D3(12.9%);与卵泡液相比,精液是导致D1-D3污染发现的主要原因;卵泡液的主要污染源是粪肠球菌(18.0%),精液和培养液的主要污染源是大肠杆菌(59.6%,66.7%),同时有5例污染周期的培养液中出现与卵泡液、精液均不一致的细菌类型;与全污染组相比,部分污染组的无可用胚胎周期率显著性降低(6/28 vs.34/42,21.4%vs.81.0%,P<0.001),囊胚形成周期率有升高趋势(5/12 vs.2/7,41.2%vs.28.6%,P=0.656),同时,部分污染组新鲜周期与解冻周期移植后的临床妊娠例数、活产例数均高于全污染组.[结论]ICSI受精方式可有效避免胚胎污染发生;胚胎污染主要在体外培养的第2天发现,污染主要来源是精液携带的大肠杆菌;当只有部分胚胎发生污染时,仍可获得较好的实验室和临床结局.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