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睾丸界膜的组织学特性

杨平, 王琦,丁佰韬,陈畅, 崇金星

Animal Husbandry & Veterinary Medicine(2021)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以中华鳖2个繁殖阶段的睾丸为研究对象,探究睾丸界膜细胞成分的变化,为中华鳖界膜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分别在冬眠期(4月)以及繁殖期(9月)摘取健康成熟的野生中华鳖睾丸,使用HE染色、马松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观察不同阶段中华鳖睾丸组织及细胞成分变化情况,使用免疫组化对肌样成纤维细胞进行表达定位,对中华鳖睾丸生精小管及睾丸界膜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显示:繁殖期中华鳖睾丸生精小管面积显著大于冬眠期(P<0.05),生精上皮厚度极显著大于冬眠期(P<0.01);冬眠期中华鳖睾丸界膜面积显著大于繁殖期(P<0.05),界膜厚度极显著大于繁殖期(P<0.01).冬眠期细胞间质内含有大量细胞,胶原纤维增多,而繁殖期中华鳖睾丸界膜细胞成分少,胶原纤维减少;冬眠期中华鳖睾丸的肌样成纤维细胞较繁殖期有着明显的多层弥散状结构,而繁殖期中华鳖睾丸肌样成纤维细胞的分层结构并不明显.提示:睾丸结构的改变可能与中华鳖不同繁殖阶段的生理功能相关,这也为研究界膜成分的变化对于生精障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