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双季稻北缘区机插早稻的超高产群体特征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21)

引用 1|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研究安徽沿江双季稻北缘区不同机插高产早稻品种产量差异及超高产品种的群体共性特征,为品种选育与精确定量栽培提供参考.[方法]试验于2018—2019年在安徽庐江进行,采用前期筛选获得的9个高产早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分析不同品种的产量及构成、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有效光截获和利用率的差异.[结果]不同高产品种的产量间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可进一步分为超高产(9.1—9.5 t·hm-2)、更高产(8.1—8.6 t·hm-2)和高产(7.6—7.8 t·hm-2)3种类型.超高产类型品种较更高产和高产类型品种显著提高了每穗粒数、颖花量和千粒重.超高产类型品种的平均日产量为82.4 kg·hm-2·d-1,分别较更高产和高产类型品种提高10.2%和19.8%.干物质积累量是不同类型品种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与更高产和高产类型品种相比,超高产类型品种显著提高水稻中后期的阶段干物质积累量18.3%—21.4%.超高产类型品种具有更高的中后期有效光截获量和光截获利用效率,分别与其高的叶面积指数和库容量有关.相关性分析表明,穗分化期和抽穗期群体有效光截获量分别与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且超高产类型品种具有更高的响应效率.另外,与更高产和高产类型品种相比,超高产类型品种显著提高抽穗期总粒重/叶4.1%—11.3%,这与其高的中后期光截获利用率密切相关.[结论]沿江双季稻北缘区机插早稻品种适宜选用叶面积指数高(穗分化期5.6—6.0、抽穗期7.1—7.3)、穗粒数多(124—132)、千粒重高(25.8—27.0 g),且日产量为80.8—83.7 kg·hm-2·d-1的品种,可获得超高产水平(>9.0 t·hm-2).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