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恢复措施提升高寒沙化草地的固碳效应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21)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为评估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对高寒沙化草地系统固碳效应的影响,为高寒沙化草地生态功能恢复提供实践指导,该文以实施围栏禁牧草本模式(EG)、围栏禁牧灌草间作模式(ESG)和围栏禁牧沙障+灌草间作模式(ESSG)的退化草地为对象,未修复草地为对照(CK),研究沙化草地在不同生态修复模式和年限下的土壤有机碳和活性组分含量以及恢复草地固碳效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恢复地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和溶解性有机碳含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5.09~6.15倍、2.82~7.41倍和2.36~2.71倍(p<0.05).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组分含量在不同恢复模式间的高低顺序是ESSG>EG>ESG,在同一模式下按≥15 a、7~9 a、≤5 a的顺序显著降低.恢复地的总有机碳密度较CK显著提高1.28~7.66倍(p<0.05).3种恢复模式间的总有机碳密度大小为ESSG>ESG>EG,且恢复年限7~9a时ESSG分别较EG和ESG显著提高1.71倍和1.80倍,≥15 a时ESG和ESSG的分别比EG显著高54.2%和63.5%(p<0.05).各模式下的总有机碳密度随恢复年限的增长而增加,≥15 a的分别是7~9 a和≤5a的1.83~2.96倍和2.32~5.80倍.可见,围栏禁牧沙障间作灌草能持续高效提升退化高寒沙化草地系统的碳固存,促进土壤有机碳活化,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提升,是沙化高寒草地的优选生态恢复措施.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