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餐厅食物浪费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2021)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当前,伴随着餐饮业高度发展,食物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以2000—2010年、1960—1999年出生,餐饮消费金额低于3000元∕月的在校学生和工薪阶层为消费群体,在传统餐厅、自助餐、快餐(小吃)就餐场所进行问卷调研,分析不同类型餐厅就餐的食物浪费现状及意识因素.利用Excel、SPSS等软件结合数理统计理论,统计分析消费者食物浪费现状及原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结合计划行为理论,针对消费者食物浪费的行为意愿进行分析及预测,并通过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验证影响消费者意识因素的预测概率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显示:消费者在不同类型餐厅就餐时,食物浪费程度为传统餐厅>自助餐厅>快餐(小吃),公务活动为消费者食物浪费的主要就餐场合,其主要原因为菜不合胃口、菜品分量大等;相较于女性,男性更易浪费食物;2000—2010年、1990—1999年出生的消费者食物浪费程度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食物浪费程度呈逐渐下降趋势;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和预测发现,个人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间接影响消费者食物浪费的行为意愿,可通过引导和改善消费者的意识和态度减少食物浪费.研究发现,消费者减少食物浪费的途径包括打包剩餐、选择自我偏爱的食物等,餐厅要积极引导消费者勤俭节约和剩餐打包意识,可通过提供精美礼品、建立会员制等方式减少食物浪费.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