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培养料一次发酵——预湿堆置时间对麦秸秆结构及成分的影响

Acta Edulis Fungi(2021)

引用 0|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为探讨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培养料制作过程中预湿阶段不同堆置时间对麦秸秆温度、结构、持水量及成分的影响,将麦秸秆方捆浸泡90 s至饱和,横排堆置于场地上,分别堆置0(对照)、24、48、72、96、120 h.每组随机取3捆测量温度,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麦秸秆的内外表面结构,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检测外表面的官能团信息,并测定持水量以及可溶性糖、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结果 表明:麦秸秆堆置0~72 h温度由16.6℃(0 h)升高至64.5℃(72 h);堆置24~48 h蜡质晶体明显减少,堆置48 h后麦秸秆内表面结构开始打开;堆置24~120 h Si-O伸缩振动峰和多糖类的C-O伸缩振动峰强度降低,表明麦秸秆外表面蜡质层、多糖类物质变少;麦秸秆持水量由堆置0h的565.2%增加至72 h的701.8%,在堆置24 h后可溶性糖含量迅速下降,在堆置24~72 h期间木质纤维素组分没有变化;堆置96 h时,麦秸秆方捆温度达到69.3℃,与堆置0h相比麦秸秆中半纤维素含量降低了16.9%;堆置120 h,麦秸秆方捆的温度降低至65.5℃,麦秸秆结构破坏明显,木质纤维素骨架暴露,与堆置0h相比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分别下降了11.7%和13.6%.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