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约束视域下农民合作社转型发展路径 ——贵州省贫困县个案分析

陈永章, 刘思静,邹利林

Journal of Huaqiao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2021)

引用 1|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村产业发展重要载体,面临着高度依赖政府推动而缺乏内生动力的现实困境,激励约束机制为探析这一困境提供了有益视角.通过对贵州省贫困县三个典型农民合作社微观案例剖析,发现农民合作社中多元主体间存在着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同一主体在"委代"双重角色下行为动机不同,并且面临不同激励约束困境,如地方政府强激励硬约束、龙头企业强激励软约束、能人大户强激励硬约束、村支"两委"弱激励硬约束、贫困户弱激励软约束.为此,进一步从起步筹备与初步发展两个阶段探析农民合作社的转型路径,提出处于起步筹备阶段的农民合作社可采取"合作社(龙头企业、能人、农户)+党小组"模式,该模式中合作社设不同部门管理不同主体,地方政府则以宏观角度调控产业发展,多元主体各司其职实现农村产业自身发展;将初步发展阶段农民合作社多元主体划分为内源型、外源型和内外混合型三类,倡导从绩效考核、利益分配、平等参与、资源分配和监督效力等方面优化不同主体间激励约束机制.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