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中酪氨酸酶抑制剂的快速发现及其对苦参非药用部位综合利用的意义

Zhongguo Zhong yao za zhi = Zhongguo zhongyao zazhi =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2021)

引用 1|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苦参为豆科槐属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的干燥根,为临床常用大宗中药材品种之一,在医药、农业和畜牧业以及家庭日化领域均有广泛应用.该研究组合运用药效团模型、分子对接技术和类药规则,结合酶活性验证试验,构建了苦参中酪氨酸酶抑制剂(tyrosinase inhibitors,TIs)的快速发现方法.该方法包括4个步骤:①广泛归纳和梳理苦参国内外研究进展,构建苦参化学成分数据库(chemical constituent database of S.flavescens,CDSF);②基于已知活性的TI,采用DS 2019软件构建最优药效团模型(optimal pharmacophore model,OPM);③按照与OPM匹配度高于阳性对照的原则,从CDSF中初筛到83个苗头化合物,它们多为黄酮类成分;④采用酪氨酸酶晶体蛋白三维结构,与苗头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研究,保留对接打分值高于阳性对照TI的化合物,同时结合类药规则,快速获得以苦参酮和降苦参酮为代表的潜在TI.采用体外酶活性试验验证该方法发现潜在TI的可靠性,并明确苦参非药用部位酪氨酸酶抑制作用与其化学组成之间的相关性.该研究为苦参非药用资源的多部位、多途径、多成分立体综合利用与开发提供了数据支撑,为复杂体系下活性物质或功效成分(群)的快速发现提供了便捷方法.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Sophora flavescens,molecular docking,pharmacophore,tyrosinase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