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平原东部天恒山钻孔的粒度特征及其对地层划分的指示

Journal of Geomechanics(2018)

引用 1|浏览11
暂无评分
摘要
东北平原东部荒山剖面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第四纪典型剖面,但针对该剖面的地层划分和成因的研究尚存在不同看法,对其开展详细的粒度特征研究有望对该剖面的地层划分和地层成因提供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天恒山(THS)钻孔对该区地层进行高分辨率的粒度特征研究,并与黄土高原典型黄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哈尔滨组地层平均粒径、 中值粒径以及粒级百分含量等大幅度波动,呈现黄土—古土壤地层旋回变化特征,黄土层粒度粗,古土壤层粒度细,与黄土高原典型第四纪黄土的粒度特征一致.荒山组地层则呈现小幅度波动,沉积动力较稳定.哈尔滨组和荒山组的粒度频率分布、C-M图及粒度参数(平均粒径、 标准偏差、 偏度、 峰度)等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别,指示二者的沉积动力过程明显不同.基于以上粒度特征,结合沉积相特征和已有划分方法,THS钻孔中—晚更新世地层自上而下可划分为哈尔滨组和荒山组,并将哈尔滨组地层判定为风成堆积,将荒山组地层判定为河湖相沉积.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