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颈髓轴索损伤的解剖和取材新方法及其应用

Chinese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2020)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本文介绍一套提高脑干-脊髓轴索损伤观察效果及其检出率的解剖取材新方法.方法 基于1989年至今980例大鼠脑震荡模型的大脑-脑干-颈髓-小脑联合解剖取材法,195例颅脑损伤人尸检案例,先常规开颅切断大脑脚上端,单独提取大脑,再翻转尸体呈俯卧位,锯开枕骨-颈椎,联合提取脑干-颈髓-小脑.常规固定后,正中联合切开脑干-颈髓-小脑,单侧或双侧切取中脑-桥脑中上部-上髓帆-小脑脚及周边小脑组织、桥脑中下部-下髓帆-小脑脚及其周边小脑组织-延脑-颈髓上部,共2或4个组织块.常规HE和嗜银染色,镜检.结果 轴索损伤为最常见的脑损伤病变,大鼠760例、人144例,发生率分别约77.6%和73.8%.结论 轴索损伤好发于活动度最大的延脑-颈髓、脑干-小脑和颅神经根等"交界区".平行于脑干神经纤维长轴的解剖取材法,与传统的中脑、桥脑、延脑3段横断面的取材法比较,可获得完整连续的神经纤维组织结构及其成分,操作简单易行,显著提高了轴索损伤形态类型及其检出率,可常规推广应用于法医病理学尸检实践及相关科研.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