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中不同水平篮球运动员三分跳投动作特征比较研究

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2018)

引用 1|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跳投已成为现代篮球比赛中的主要得分手段.对不同水平比赛中三分跳投的动作特征比较, 能揭示其共性特征和优化特征.方法:采用比赛现场三维摄像, 视讯解析系统, 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采集, 解析及统计数据, 分析了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 (CBA, 高水平组), 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 (CUBS, 中水平组), 高校业余联赛 (低水平组) 等3个水平比赛的三分跳投.结论:跳投的共性特征有:1) 跳投的各动作阶段持续时间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举球阶段, 稳定阶段, 投球阶段, 随球阶段, 准备阶段.2) 远距离投篮都在重心达最高点之前出手, 需借助重心向上的速度, 以给球更大的初速度, 产生更大的出手速度.3) 各关节遵循了近侧端→远侧端的发力顺序, 各关节角速度从近侧端→远侧端依次增大.最大伸肘速度与球出手瞬间几乎同步, 可能对球的出手速度影响最大.4) 稳定阶段小幅度的肘外张角与上肢关节解剖结构的限制有关.上臂的外展, 肩轴, 髋轴的旋转有利于肘, 腕, 眼正对篮圈, 保持上肢各关节的屈伸运动与球的飞行方向一致, 也使球在出手前更接近篮圈.5) 在比赛中, 出手时躯干小幅度的后倾可以拉开与防守者的水平距离, 减少来自防守的干扰.也有利于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动作的稳定, 并形成更大的出手角度.跳投的优化特征有:1) 高水平组在一次完整的跳投中持续更长时间, 表现在有更长的稳定阶段, 腾空时间和随球阶段.可能是高水平组更高的起跳高度和更接近重心最高点的出手时机引起.更长的稳定阶段和腾空时间使其身体重心更稳定, 并有更充裕的时间调节身体姿态和对球的控制, 更长的随球阶段则表明动作完成得更充分、舒展, 有利于产生更好的动作效果.2) 高、中水平组相对于低水平组有更高的出手高度, 其原因除身高外, 更主要的是起跳高度和出手时机.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