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交互相与陆相页岩储层差异性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临兴—神府工区山西组为例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0)

引用 4|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海陆过渡相页岩和陆相页岩所处的沉积环境较为复杂,非均质性强,目前未形成统一性认识,对2类页岩的储层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尚显薄弱.为此,选取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临兴—神府地区山西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海陆交互相和陆相页岩的储层特征,以研究不同沉积环境下页岩的储层差异性及影响孔隙发育的因素.首先,通过总有机碳w(TOC)、镜质体反射率Ro和岩石矿物组分分析实验,分别说明2种沉积环境页岩的有机质特征和矿物质量分数;其次,结合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直观地观察页岩孔隙的形态特征;最后,通过高压压汞、氮气吸附/脱附和二氧化碳吸附实验,定量表征页岩孔隙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陆相页岩的w(TOC)均值为2.62%,Ro均值为1.03%,w(石英)均值为55.31%,总孔隙体积均值为0.0106cm3/g,以发育无机孔为主,可见微米级有机质孔;海陆交互相页岩的w(TOC)均值为1.49%,Ro均值为1.04%,w(石英)均值为45.57%,总孔隙体积均值为0.0094cm3/g,多发育无机孔和与有机质相关的微裂缝.相比海陆过渡相页岩,陆相页岩的储层发育特征较优,且w(TOC)与2种沉积环境的页岩孔隙体积均呈现弱负相关性,而由于不同沉积环境的黏土矿物成分的差异性,导致w(黏土矿物)与海陆交互相页岩的孔隙体积呈反比,而与陆相页岩孔隙体积呈正比.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