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在Sf9和S2细胞系中的感染性研究

Journal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9)

引用 0|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调查研究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CSBV)在草地贪夜蛾(Spodo ptera frugi perda)卵巢细胞系Sf9和果蝇S2胚胎细胞(Schneider's Drosophila Line 2)中的感染性.[方法]以Sf9和S2作为CSBV体外感染的细胞系,通过RT-PCR检测CSBV的Vp1基因表达情况从而判断CSBV是否能在两种细胞中感染并增殖.[结果]在S2细胞中并未检测到CSBV,说明CSBV不能感染该细胞;接种了CSBV的Sf9细胞中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致细胞病变效应(CPE),但在该细胞总RNA中可检测到Vp1基因的转录.通过克隆测序发现,从接种CSBV的Sf9细胞中克隆得到的Vp1基因序列与CSBV重庆分离株Vp1基因(NCBI登录号:KJ716806)同源性高达99%.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该序列与囊状幼虫病毒(Sacbrood virus,SBV)中国分离株聚为一簇.但是,当感染CSBV的细胞传至第3代时检测不到CSBV.[结论]CSBV不能感染S2细胞而能感染Sf9细胞,且不能在后者中进行增殖,暗示后者可能含有某类可清除CSBV的因子,从而为寻找CSBV寄生增殖所必需的细胞因子提供了线索.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