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狼山地区石炭纪-三叠纪岩浆作用及其构造意义

Editorial Committee of 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2019)

引用 5|浏览18
暂无评分
摘要
华北地块北缘广泛发育石炭纪-三叠纪岩浆岩, 岩浆岩的时空展布及反映的构造背景对研究古亚洲洋的俯冲增生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 目前的研究集中在华北地块北缘中东部, 该期岩浆活动的向西延伸有待深入研究.通过对狼山地区近年来获得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数据的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该区经历了早石炭世-晚二叠世、中-晚三叠世两期构造岩浆作用.其中, 早石炭世-晚二叠世岩浆活动时限在338~251Ma, 岩性主要为辉长岩、角闪辉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二长花岗岩, 辉长岩类的微量元素蛛网图及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与岛弧火山岩的曲线类似, 花岗岩类具高Sr (>250×10-6, 平均值为425×10-6) 低Y (6.89×10-6~24.30×10-6) 的特点.中-晚三叠世岩浆活动时限在245~228Ma, 岩性主要为正长花岗岩, 花岗岩具高K2O/Na2O (1.48~1.58) 、低Sr (154×10-6~49×10-6) 低Yb (1.01×10-6~1.38×10-6) 的特点, 稀土配分曲线表现为轻稀土略富集、Eu负异常中等-强 (Eu*=0.54~0.23) 、重稀土平坦的近似海鸥型, 总体反映了后造山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构造判别图解及区域地质资料, 结果表明狼山地区早石炭世-晚二叠世为俯冲挤压的构造背景, 中-晚三叠世则进入了后造山伸展的构造阶段.狼山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发育的两期构造岩浆作用与华北陆块北缘中东部 (330~265Ma及250~200Ma) 类似, 古亚洲洋的向南俯冲形成了华北陆块北缘近东西向延伸的晚古生代岩浆岩带, 华北陆块与其北缘增生造山带拼贴作用的时限为二叠纪末-三叠纪初.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