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川遗址船形细石核研究

Quaternary Sciences(2018)

引用 1|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船形石核为外形形似小船的一类细石核,其发现数量在国内目前以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中村镇下川村的下川遗址最为丰富.2014~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合作重新在下川遗址区内多个地点进行田野调查与发掘工作,其中在地处下川盆地东南隅的小白桦地点(35°26 '23″N,112°01'17″E)出土各类石制品共2691件.小白桦地点代表细石器文化单元的地层年代范围在距今2.8~2.3万年左右,共出土细石核72件,当中35件判断为船形石核,通过对这些船形石核进行重新分类研究,认识到船形石核技术代表了古人类对不修理台面一类石材的利用策略.根据剥片思路的不同并结合各石核所处剥片阶段的差异,船形石核可分为平底型、线底型及点状型3类.平底型与点状型船形石核体现了较为直接的剥片思路,线底型船形石核修整核身的技术可能反映了制作标准化的需求.华北地区以下川遗址为代表的船形石核技术可能从阿尔泰地区旧石器晚期遗址中找到源头,对华北地区细石器技术起源问题的讨论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