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热演化及其对铀成矿的意义

Uranium Geology(2016)

引用 0|浏览18
暂无评分
摘要
文章在阐述柴达木盆地北缘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以磷灰石裂变径迹特征分析为依据,系统研究了该地区中新生代热演化及其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的关系.资料显示,区内中侏罗统具备较好的铀成矿条件,成矿类型以层间氧化带型和潜水氧化带型为主.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结果表明,样品的平均径迹长度为(11.71±0.17) μm±1σ~ (12.58±0.18) μm±1σ,说明均经历过退火作用;样品的表观年龄为64.4~85Ma,说明区内构造活动具有多期、多阶段特点;基于裂变径迹的t-T曲线模拟结果表明,自120Ma以来,该地区的构造演化可以分为挤压隆升、断陷沉降、快速抬升3个阶段.因此,认为区内砂岩型铀矿主体应是早白垩世早期-古新世早期挤压隆升阶段形成的古矿体.现今的找矿方向,应是在活动强度相对较弱的构造活化区中寻找残留铀矿体,同时注重深部找矿.
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history,sandstone-type uranium mineralization,apatite fission track,Meso-Cenozoic,north margin of Qaidam basin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