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中央海盆更新世以来浊流沉积层的有孔虫记录及古环境意义

Jingshuang CHEN,Qianyu LI

Acta Micropalaeontologica Sinica(2018)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本文研究IODP349航次U1433站岩芯上部0~300m更新世沉积物样品中的有孔虫,目的是寻找深水海盆钙质沉积的证据并探讨其古环境意义.该站位于南海西南次海盆残留扩张脊,水深4 379 m.沉积物主要由泥质、砂质及钙质软泥层组成,具明显的深海浊流沉积特征.结合古生物、古地磁和颜色反射率的年龄框架指标,确定本段岩芯年龄为0-2.23 Ma,包含氧同位素MIS 1-85期.结果显示,有孔虫丰度变化很大,个体普遍较小、分选好,持续分布差,属典型的远端浊流沉积.不同沉积层之间相对应的有孔虫特征(如丰度和保存情况)不对称,可识别17个浊积层组,标志超冰期尺度的浊流活动大事件.浊积物的源区,主要为南海西北部河流以及南部的巽他陆架和婆罗洲-巴拉望岛以及周围岛礁,而南海东北部和西部陆源区也可能有所供给.远端物源的证据是更新世浊积物含渐新世-中新世浮游有孔虫属种,这些老地层多见于南海北部和东南部陆坡.因此我们推测,U1433站的更新世浊流沉积物,主要来自周边地区,部分原产于北部陆坡,可能以与现代相似的涡流方式被搬运至西南次海盆.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