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食性昆虫的组成和波动对红树林群落演替的影响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2020)

引用 2|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为了解红树植物植食性昆虫在不同季节、不同潮位和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种类、密度差异和主要特点及其对红树植物树冠层所造成的影响,进而分析植食性昆虫对红树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在山口红树林保护区设置5个断面,分别于雨季(7月)和旱季(2月),在每个断面的高潮位(H)、中潮位(M)和低潮位(L)针对不同植物抽样,统计叶片被食率,记录植食性昆虫的种类和密度.植食性昆虫共有23种,其中鳞翅目有13种,半翅目8种,鞘翅目1种,直翅目1种,真螨目1种.主要昆虫种类有海榄雌瘤斑螟(Ptyomaxia sp.)、毛颚小卷蛾(Lasiognatha cellifera)、白囊袋蛾(Chalioides kondonis)、广翅蜡蝉(Ricania sp.)、潜叶蛾(Phyllocnistis sp.)和蛎盾蚧(Lepidosaphes sp.).雨季和旱季的密度均为广翅蜡蝉较高(7.31头·枝-1);不同断面红树植物叶片被食率旱季为C5>C2≥C3≥C1,雨季为C5>C2≥C3≥C1>C4;不同潮位的叶片被食率旱季为中潮位≥高潮位>低潮位,雨季为中潮位>低潮位≥高潮位;不同树种的叶片被食率旱季为秋茄≥桐花树≥红海榄≥白骨壤,雨季为秋茄>桐花树>白骨壤≥红海榄≥木榄≥无瓣海桑≥海漆.红树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多为小型个体,植食性为主,多具有卷叶习性和粘附特征;蚂蚁、寄生蜂和捕食性蜘蛛等天敌类昆虫种类较少,昆虫密度一旦增加,较大可能会变成害虫,从而对树冠层的稳定造成较大的影响.植食性昆虫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红树林群落的演替.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