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鰶仔、稚鱼形态发育及异速生长模式研究

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2019)

引用 1|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运用光学显微镜技术和实验生态学方法,对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早期形态发育观察、异速生长模式及其生态学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21.5±0.5)℃下,初孵仔鱼全长(3.18±0.52)mm,斑鰶仔鱼期从孵化出膜到43日龄棱鳞开始出现前,稚鱼期从44日龄棱鳞出现到55日龄全身覆满鳞片.斑鰶的形态变化和器官分化主要发生在仔鱼期.斑鰶的吻长、躯干长、肠道长、胸鳍长、腹鳍长等重要形态学指标均存在异速生长现象,其生长拐点依次为42日龄(TL:26.41 mm)、24日龄(TL:15.57 mm)、31日龄(TL:21.41 mm)、41日龄(TL:25.47 mm)、42日龄(TL:26.41 mm).相对于全长、吻长和胸鳍长在拐点前后由正异速生长变为等速生长,腹鳍长由正异速生长转为负异速生长,这为呼吸、摄食和成功逃避捕食者提供有利条件;而肠道长由负异速生长变为等速生长,这可能与斑鰶的食性转化有关.综上所述,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斑鰶在早期发育阶段优先发育对生长生存起关键作用的器官,这对提高仔、稚鱼的存活率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研究将为今后进一步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