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妇女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分析

Maternal &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2017)

引用 1|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进行分娩的产后30 d妇女562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骨密度测量,依据测量结果将产妇分为骨量正常组、骨质疏松组及骨量减少组,比较各组一般情况、BMI、钙摄入量及骨质疏松家族史等,并分析与骨质疏松发生的关系.结果 562例产妇中32例发生骨质疏松,发病率为5.69%,214例发生骨量减少(不包含骨质疏松患者),发病率为38.08%.对3组产妇年龄、身高、孕次、产次、新生儿体质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孕妇年龄、身高、孕次、产次、新生儿体质量与骨质疏松发病无明显相关性(P>0.05).BMI<20 kg/m2,骨质疏松发生率为8.36%,BMI≥24 kg/m2,骨质疏松发生率为2.33%,产妇BMI越低,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越高(x2=59.863,P<0.001).补钙产妇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低于不补钙产妇(x2=17.462,P<0.001);孕期每周摄入牛奶量≤2杯、3~4杯、5~6杯、7杯及7杯以上者,其骨质疏松发生率分别为6.54%、5.71%、4.35%、1.89%,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33,P<0.001).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钙摄入量及骨质疏松家族史为产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产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的风险较高,而低BMI、钙摄入量不足及骨质疏松家族史为产后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产后密切监测骨密度可尽早诊断骨质疏松及治疗.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Postpartum woman,Osteoporosis,Risk factor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