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骨质疏松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2019)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对比动力髋螺钉(DHS)与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114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使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的观察组(57例)和使用DHS的对照组(57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中记录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记录患者伤口引流量及性质、住院时间;随访记录患者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开始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髋关节功能判断采用Harri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伤口引流量少于对照组,而X线暴露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开始负重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优良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78.95% vs 84.21%,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82%,高于观察组的5.26%,尤其是在髋内翻、股骨颈缩短并发症方面,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治疗,相比于DHS,InterTAN髓内钉手术时间、失血量、切口长度以及术后引流量均较少;且并发症较少.因此InterTAN髓内钉比DHS更适用于合并有骨质疏松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