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北京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肺炎支原体流行特征分析

Disease Surveillance(2018)

引用 2|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北京市2015-2016年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肺炎支原体的流行特征,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北京市各区哨点医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咽拭子、痰、鼻咽抽吸物等呼吸道样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样本中肺炎支原体及其基因型别,病例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临床表现的不同基因型肺炎支原体阳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所有样本中的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4.69%(652/13 904),其中 P1-Ⅰ、P1-Ⅱ和未分型阳性样本分别为238、230 和184 份;经χ2 检验,P1-Ⅰ型与P1-Ⅱ 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9,P=0.709).男、女性病例阳性率分别为4.35%(342/7 866)和5.13%(310/6 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6, P=0.030).6~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60~岁最低,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7.600,P=0.001).2016年肺炎支原体阳性率(5.18%)高于2015 年(4.11%)(χ2=8.889,P=0.003),10- 12 月阳性率高于其他月份(χ2=225.000, P=0.001).肺炎病例中肺炎支原体阳性率(6.45%)高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1.65%)(χ2=166.800,P=0.001).结论2015-2016年北京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P1-Ⅰ型与P1-Ⅱ 型肺炎支原体同时流行,女性患者、6~岁儿童与青少年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人群,不同年龄组病例易感基因型不同,2016年较2015年高发,各季节均有散发病例,10-12月为流行高峰,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更易导致肺炎.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