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病原谱的建立和分析

Occupation and Health(2016)

引用 1|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建立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传统分离方法检测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并应用于浦东新区腹泻人群的DEC监测,从而构建DEC感染病原谱,以了解浦东新区感染性腹泻患者DEC的感染情况.方法 从GenBank基因数据库中筛选5种DEC毒力基因序列,合成引物探针,优化设计TaqMan实时荧光PCR法结合传统分离方法,最终获得单克隆菌株.应用该方法对2014年的11家腹泻监测点1 846份粪便拭子进行DEC检测.结果 1846件粪便拭子中DEC总阳性率为14.90%(275/1846),其中检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102株(5.53%),产毒性大肠埃希菌102株(5.53%),侵袭性大肠埃希菌3株(0.16%),聚集性大肠埃希菌68株(3.68%).结论 TaqMan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传统分离方法分离DEC体现出非常高的准确性和检测效率,同时避免了志贺菌的漏检;为期1年的监测数据显示,DEC已成为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原谱中首位病原,其组成结构呈多样性及显著的季节性特点.
更多
关键词
Diarrhoeagenic Escherichia coli,Real-time fluorescence PCR,Traditional separation,EPEC,ETEC,EIEC,EAEC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