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6例临床分析

Healthmust-Readmagazine(2019)

引用 0|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报道我院2014年下半年收治新生儿肠道病毒(EV)感染6例,探讨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危险因素控制.方法 2014年7月至12月我院NICU收治的新生儿感染病例,取脑脊液(CSF)行EV通用序列RT-PCR检测判别是否EV感染,阳性病例进一步对EV衣壳蛋白VP1编码基因进行部分测序以确定血清型.查阅EV感染阳性病例的病案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研究期间共收治108例新生儿感染病例,CSF检出EV阳性6例(阳性率5.5%),其中3例经VP1基因部分测序成功定型为柯萨奇病毒B组5型(CVB5),其余3例无法定型.6例EV感染新生儿均出现黄疸,其中5例发热>39℃,2例喂养困难,1例有呕吐,2例有反应差等症状.实验室检查中,6例血培养均未见细菌生长;C反应蛋白增高5例;心肌酶CK-MB增高2例;CSF检查见蛋白质增高5例,白细胞增高3例,潘迪氏试验阳性3例.6例明确EV感染诊断前均使用抗生素,效果不佳.3例CVB5阳性患儿母亲均自诉分娩前有发热症状,3例未定血清型EV感染患儿中,2例在出生后母婴同室期间出现39℃以上的发热.结论 新生儿EV感染临床症状多为发热,与其他病原感染难以鉴别.一般生化指标对EV辅助鉴别诊断无特异性.对于新生儿出现发热症状,有必要及时进行EV RT-PCR检测以排查感染.本报道6例新生儿EV感染中血清型CVB5占一半,提示CVB5可能是2014下半年广东地区人群中引起新生儿EV感染的主要血清型,应引起产房和新生儿病房重视,对其严密监控.对新生儿EV感染,临床上应严谨地控制抗生素使用.EV感染危险因素的控制须重视新生儿照护者(包括母亲、护理人员等)的EV可疑感染排查,尤其是隐性感染者.孕妇在分娩前或产时出现发热症状时,应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规避母婴同室致新生儿EV感染的风险.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