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用药规律研究

Th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2019)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用药规律.方法:以"关键词=骨质疏松症AND任意字段=中药"为检索式,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3大中文数据库200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录的关于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文献.通过阅读文献题名、摘要、全文,按照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文献中涉及的中药,分析用药规律.结果:初检共检索出文献1112篇,经过筛选后共纳入文献490篇,涉及中药125味.125味中药中出现频率(记录有该味药的文献数/纳入文献总数×100%)≥25%的有13味,按照出现频次排序由高至低依次为熟地黄(254次)、淫羊藿(250次)、杜仲(237次)、鹿茸(195次)、黄芪(190次)、牛膝(188次)、骨碎补(185次)、补骨脂(173次)、山萸肉(164次)、山药(160次)、茯苓(154次)、丹参(150次)、白术(145次).13味中药涉及的药性包括温(1793次)、平(502次)、寒(150次),涉及的药味包括甘(1335次)、苦(841次)、咸(195次)、辛(173次)、酸(164次)、涩(164次)、淡(154次),脏腑归经主要归肾(2150次)、肝(1813次)、脾(822次)、肺(504次)、心(304次)经,主要功效包括补肾(1546次)、补脾(649次)、补肝(589次)、补气(444次)及活血化瘀(338次)等.结论: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中药依次为熟地黄、淫羊藿、杜仲、鹿茸、黄芪、牛膝、骨碎补、补骨脂、山萸肉、山药、茯苓、丹参、白术等,涉及的药性依次为温、平、寒,涉及的药味依次为甘、苦、咸、辛、酸、涩、淡,脏腑归经依次为归肾、肝、脾、肺、心经,药物主要功效依次为补肾、补脾、补肝、补气及活血化瘀等.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