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喷雾剂防治大鼠全麻气管插管呼吸道并发症作用机制研究

Sha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9)

引用 2|浏览1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甘草喷雾剂在不同时间点给药,对大鼠气管插管后呼吸道黏膜病理学变化 、血清炎性因子的表达及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选用SPF级大鼠90只,随机分组.第一组:模型对照组C组;第二组A组(诱导前30 min给药组):A1组(甘草喷雾剂低剂量)、A2组(甘草喷雾剂中剂量)、A3组(甘草喷雾剂高剂量)、A4组(利多卡因组);第三组B组(诱导前10 min给药组):B1组(甘草喷雾剂低剂量)、B2组(甘草喷雾剂中剂量)、B3组(甘草喷雾剂高剂量)、B4组(利多卡因).采用气管插管法制作动物模型.分别于插管前(t0)、插管后(t1)、插管后30 min(t2)、拔管后(t3)和拔管后30 min(t4)测定血糖 、皮质醇水平;插管60 min后,拔出气管导管,用10% 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各组咽喉黏膜及其黏膜下层,切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每组股动脉采血,离心分离血清.检测TNF-α 、IL-1及IL-10水平.结果:t0时,各组血糖 、皮质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4时,A、B组甘草喷雾高 、中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时,A2组与B2组 、A3组与B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3、t4时,A2组与B2组 、A3组与B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血清TNF-α 、IL-1及IL-10含量甘草喷雾高 、中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 、A3组 、A4组与A1组比较,B2组 、B3组 、B4组与B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与B2组,A3组与B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与B1组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 、A3组与A4组比较,B2组 、B3组与B4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2组与A3组 、B2组与B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草各剂量组黏膜上皮表面炎性渗出较生理盐水组减轻,固有膜内炎性细胞浸润均较生理盐水组减轻,A组与B组甘草各对应剂量组差别不大.结论:甘草喷雾剂对大鼠气管插管后呼吸道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有利于防治气管插管呼吸道并发症,与全麻诱导前10 min给药相比,诱导前30 min给药效果更佳.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