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神经源性肌萎缩血浆髓过氧化物酶和乳酸脱氢酶的影响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9)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针刺对神经源性肌萎缩血浆髓过氧化物酶和乳酸脱氢酶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针刺治疗组I、针刺治疗组Ⅱ.除正常对照组外,双重结扎大鼠坐骨神经,复制神经源性肌萎缩动物模型,针刺组I:针刺环跳(G30)、阳陵泉(G34)、后三里(S36)、照海(K6)、三阴交(SP6)、跟端/昆仑(B60)、申脉(B62)、太冲(Liv3)、涌泉(K1),每次20min,1次/d;针刺组Ⅱ:针刺环跳(G30)、阳陵泉(G34)、照海(K6)、三阴交(SP6)、跟端/昆仑(B60)、申脉(B62)、太冲(Liv3)、涌泉(K1),每次20 min,1次/d.连续治疗28 d后,观察腓肠肌湿重(脏器指数)及病理改变,检测血浆髓过氧化物酶和乳酸脱氢酶表达情况.结果:双重结扎大鼠坐骨神经可复制神经源性肌萎缩动物模型,针刺环跳、阳陵泉、后三里等穴位可减轻萎缩肌组织的病理改变,增加萎缩肌组织的湿重和脏器指数,抑制神经源性肌萎缩动物血浆髓过氧化物酶和乳酸脱氢酶的升高.结论:针刺可治疗双重结扎大鼠坐骨神经引起的神经源性肌萎缩,其作用机制与抑制髓过氧化物酶和乳酸脱氢酶的升高密切相关.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