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桃仁-红花药对治疗心绞痛的分子机制

Clinic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0)

引用 2|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桃仁-红花药对治疗心绞痛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数据库(TCMSP)检索桃仁及红花化学成分,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得到桃仁红花的预测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及DrugBank数据库获取心绞痛相关靶点,将桃仁-红花的预测靶点与心绞痛相关靶点进行映射得到交集靶点,即为桃仁红花作用于心绞的相关靶点.通过Cytoscape (3.7.1)软件,生成桃仁-红花药对治疗心绞痛的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cluego插件进行GO富集分析.通过DAVID网站进行(基因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桃仁-红花活性化合物有44种,筛选出桃仁-红花可能与心绞痛相关的靶点58个,根据MCC算法提取出得分前30为hub网络,其中得分前10的靶点可能为关键靶点:MYC、CASP3、CCND1、MDM2、CASP8、CASP9、ERBB2、MCL1、MAPK8、ALB.通过KEGG通路分析得到78条通路,结合文献检索,筛选出治疗哮喘的可能通路为18条,主要分为以下三类:炎症相关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NF-kB信号通路等;血管、心肌细胞相关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等相关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结论:桃仁-红花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心绞痛,可能在炎症相关通路、血管、心肌细胞相关通路、免疫相关通路上起作用.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