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Hu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8)

引用 2|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白塞病是一种以血管炎为基本病理改变的慢性全身性炎症疾病,其特征性表现为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常伴有皮肤损害,可累及全身多脏器多系统[1].白塞病属于中医学“狐惑病”范畴,现就近年关于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 《金匮要略》载:“狐惑之为病……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蚀于上部则声嘎……蚀于下部则咽干……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路志正认为白塞病的病因病机为肝郁化火,虚火内扰,耗阴伤津,致气阴两伤,或肝郁脾虚,或苦寒伤脾,或久病脾虚失运,水湿失化,湿热内蕴化毒,湿毒熏蒸三焦、脏腑,流注于经脉,腐蚀为患;其病机错综复杂,五脏相因,湿毒为患,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症[2].张鸣鹤认为白塞病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节导致湿浊内生,蕴热化毒,藏伏于内,或外感湿热之邪,湿热浊毒流注,着于诸窍或蕴结脏腑、关节而发病;其主要病机为“湿、热、毒、瘀、虚”,其中热毒为白塞病病机之关键[3].杨仓良[4]认为外感毒邪是白塞病的基本病因.杨星哲[5]主张瘀毒胶结为白塞病的病机关键.综上,多数医家认可毒为白塞病的基本病机,且病程中常杂湿、热、瘀、虚等.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