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

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20)

引用 1|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和北京居民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对北京23所高校的141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所得数据应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调查的大学生中男生在父亲拒绝与父亲过度保护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 =2.662,P<0.01;t=2.173,P<0.05),而女生在父母情感温暖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2.291,P<0.005;t=-2.657,P<0.01).母亲在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维度上显著高于父亲(t=-11.425,-12.732;P<0.001);②担任过学生干部和加入社团的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体水平及各个维度水平均显著高于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t=4.909、2.696、5.843、5.110、5.463,P<0.05;t =2.670、3.018、3.540、3.094,P<0.05),加入社团的大学生韧性维度不显著;③心理健康和心理资本与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均呈显著正相关(r =0.370~0.436,P<0.001),与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0.156~-0.293,P<0.001);④心理资本在父母教养的各个维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部分通过积极心理资本起作用的,提高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可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