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大蠊肠道内生分枝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Journal of Parasitic Biology(2019)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对美洲大蠊肠道内生分枝杆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初步研究其抑菌活性并筛选其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 方法 采用平板划线法对美洲大蠊肠道内生分枝杆菌进行分离、纯化及革兰染色检查;PCR扩增其16S rDNA并测序,进行BLAST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分析,对生物合成基因簇聚酮合酶(PKS Ⅰ)基因、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基因与FADH2依赖型卤化酶基因进行初步筛选.采用牛津杯法初步测定分离菌对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活性. 结果 从美洲大蠊肠道分离到4株内生分枝杆菌,在高氏Ⅰ号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较小,颜色呈橘红色,革兰染色呈紫色;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4株分枝杆菌与已知分枝杆菌相似度均在99%以上,且与植物、土壤及临床标本来源的分枝杆菌亲缘关系较近.4株美洲大蠊肠道内生分枝杆菌的生物合成基因PKS Ⅰ表达均呈阳性,其中3株菌的NRPS基因表达呈阳性.抑菌试验显示,其中3株分枝杆菌均对8株常见致病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结论 美洲大蠊肠道内生分枝杆菌具有抑菌活性,可能具有产聚酮类或多肽类等活性物质的潜力.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