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遗传性抗凝血酶缺陷症家系的表型与基因突变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2016)

引用 1|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对两个遗传性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缺陷症家系进行表型诊断和基因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检测2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活性(antithrombin activity,AT:A)、抗凝血酶抗原(antithrombin antigen,AT∶Ag)、蛋白C活性及蛋白S活性等指标以明确诊断.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AT基因全部外显子、侧翼及5 '、3 '非编码区,PCR产物经纯化后直接测序,寻找基因异常位点,并通过反向测序及银染色进行验证.借助生物信息学软件辅助分析突变对蛋白的影响.结果 先证者1的AT.Ag正常但AT:A降低至30%,其大儿子、小儿子、小女儿AT∶A在正常值的50%左右;AT基因第2外显子和第5外显子分别存在杂合错义突变c.235C>T(p.Arg47Cys)和两个多态性位点(c.981G>A、c.1011G>A),同样突变也见于其大儿子、小儿子和小女儿.先证者2的AT∶A、AT:Ag分别为39%和103 mg/L,其父亲为57%和114mg/L,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AT基因第3外显子发生杂合缺失突变g.5890-5892delctt,导致p.Phe121丢失,其父亲亦携带该突变位点.SIFT和PolyPhen-2程序对c.235C>T分析表明,错义突变Arg47Cys会对AT蛋白功能产生影响;spdbv软件和PIC程序对g.5890-5892delCTT分析显示,缺失突变导致Phe121与Ala124、Lys125的氢键连接以及与Lys125、Arg47的阳离子-π作用力消失,从而影响蛋白稳定性.结论 先证者1表现为Ⅱ型AT缺陷,先证者2表现为Ⅰ型AT缺陷;两例先证者抗凝血酶水平可能与错义突变p.Arg47Cys及缺失突变g.5890-5892delCTT有关.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Antithrombin deficiency,Gene mutation,Thrombosi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