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应用价值与安全性评估

China Journal of Endoscopy(2018)

引用 3|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组和ESD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及炎性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共纳入126例研究对象,患者病变直径≥2 cm时,手术时间均长于病变直径<2 cm(P <0.05).在不同病变直径中,ESD组患者手术时间均长于EMR组,病变整块切除率和完全切除率均高于EMR组(P <0.05).在病变直径≥2 cm时,EMR组患者病变整块切除率和完全切除率低于病变直径<2 cm(P <0.05).术前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CD3+、CD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周,ESD组患者CRP、TNF-α、IL-6水平低于EMR组,CD3+和CD4+水平高于EMR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穿孔、吻合口瘘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SD组患者出血发生率高于EMR组(P <0.05).结论 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疗效显著,对机体应激反应较小,术后复发率低,但出血率较EMR组高,应加强监测.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colorectal cancer,resection rate,complication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