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RSS2-ETS融合基因在前列腺导管内癌诊断中的应用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Diagnosis(2019)

引用 0|浏览24
暂无评分
摘要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血清 PSA 筛查和前列腺穿刺活检技术的完善,前列 腺 癌 及 其 癌 前 病 变 的 检 出 率 越 来 越 高[1].WHO(2016)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中明确列出了前列腺导管内癌(IDC-P)这一新的组织类型[2],而它与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 (HGPIN)、前列腺浸润性筛状癌和前列腺导管腺癌均具有相似的镜下结构却有不同的临床意义[3].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鸡尾酒抗体(P504s+CK34βE12+P63)为目前较常应用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方法,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穿刺活检较小、较破碎的组织,极 易 出 现 鉴 别 诊 断 困 难,而 且 其 中 IDC-P 与HGPIN 免疫表型特点相近,免疫组化检测对二者鉴别帮助不大 [3].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