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 miR-21检测在胰腺癌中的意义研究进展

wf(2016)

引用 1|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PC)是消化系统中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95%的胰腺癌为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ule adeno-carcinoma,PDAC),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趋势。PC在肿瘤致死原因中列第四位,是5年生存率最低的恶性肿瘤,而缺乏早期诊断手段、早期易出现远处转移和发生化疗耐药是导致胰腺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低,致使95%以上的胰腺癌患者在明确诊断时己进入进展期,约60%患者获诊时已是 IV 期病例,病死率高达99%。手术是根治胰腺癌的唯一方法,但可施行根治性手术患者仅占15-20%,并且约70%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的6-12个月复发。[1]。化疗是胰腺癌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然而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的耐药性严重地影响了胰腺癌化学治疗疗效。目前,CA19-9与CEA 是最常用的胰腺癌分子诊断标志物,但正常人胰腺、胆管、胆囊、胃、乳腺和子宫内膜等组织发生病变时 CA19-9及 CEA 分泌亦会增加,且易出现假阳性及假阴性,早期诊断胰腺癌的效能则更低。近年来,提高 PC 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确诊率、增强癌变组织药敏性及改善 PC 患者生存质量已成为 PC 研究中的热点及难点。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