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重建手指屈指深肌腱止点的生物力学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Diagnosis(2014)

引用 0|浏览10
暂无评分
摘要
屈指深肌腱(Flexor Digitorum Profundus,FDP)Ⅰ区和Ⅱ区损伤的修复均需重建FDP止点[1].肌腱止点重建应承受术后早期功能练习所产生的负荷,为肌腱-骨的愈合提供基础.Pulvertaft's法因断裂率低而广泛用于屈肌腱移植的近端吻合,而末节指骨肌腱止点重建的方法因效果不理想而存在争议[2].Bunnell最早对纽扣法进行了描述,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肌腱-骨界面的止点重建,此技术随着不同缝合方法和材料的出现得到改进[3].近年来,骨锚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肌腱-骨界面的止点重建,其优点是不需外部缝线固定且增大了修复强度[4].用螺钉将带有骨块的跖肌腱固定于末节指骨重建FDP止点,术后可早期主动功能练习[5],但无相关的生物力学报道.由于自体滑膜内肌腱来源有限,带骨块的异体滑膜内肌腱容易获得而用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重建[6].带骨块的异体滑膜内肌腱移植可同样用于FDP止点重建.本研究通过体外评价纽扣法、骨锚法和带骨块的异体滑膜内肌腱移植重建FDP止点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