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sCD40L、sLOX-1在冠状动脉慢血流型心绞痛患者的机制

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s Cardiovascular Medicine(2020)

引用 2|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在冠状动脉(冠脉)慢血流型心绞痛患者的变化与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7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冠脉慢血流型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进行冠脉造影正常患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心血管危险因素、外周血sCD40L、sLOX-1、平均矫正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帧数等.根据心绞痛疗效判断分为2组:56例预后良好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和24例预后不良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无改善或增加),分析外周血sCD40L、sLOX-1在冠脉慢血流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胱抑素C(Cys C)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sCD40L、sLOX-1、平均矫正TIMI血流帧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预后良好组外周血sCD40L、sLOX-1、平均矫正TIMI血流帧数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均<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sCD40L、sLOX-1和平均矫正TIMI血流帧数均呈正相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sCD40L、sLOX-1均是冠脉慢血流型心绞痛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外周血sCD40L、sLOX-1在冠脉慢血流型心绞痛患者表达明显升高,可能通过加重血管炎症、内皮损伤等途径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动态检测外周血sCD40L、sLOX-1的变化可辅助判断病情与预后.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