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患者精神心理和生命质量相关因素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2020)

引用 3|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通过问卷筛查IBD患者精神心理疾病和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探讨焦虑、抑郁对IBD患者生命质量和疾病的影响,指导IBD的治疗。方法:采用互联网问卷方法于2019年6月15日至7月15日对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171例IB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最终纳入136例(IBD组);选取同期年龄、性别等与IBD组相匹配的121名健康者(健康对照组)。IBD组使用IBD临床调查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进行问卷调查,健康对照组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GAD-7、PHQ-9、SF-36。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IBD组中,男87例(64.0%),女49例(36.0%);UC 25例(18.4%),CD 111例(81.6%);年龄为32岁(26岁,40岁)。健康对照组中,男68名(56.2%),女53名(43.8%);年龄为32岁(26岁,37岁)。UC和CD患者中焦虑发生率分别为64.0%(16/25)和64.9%(72/111),抑郁发生率分别为72.0%(18/25)和58.6%(65/111),UC、CD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情感职能( OR=0.965,95% CI 0.937~0.994, P=0.017)、精神健康( OR=0.940,95% CI 0.896~0.985, P=0.010)可能是抑郁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生理机能( OR=1.040, 95% CI 1.010~2.730, P=0.022)是抑郁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病程长短与生命质量无关( P>0.05)。疾病活动状态与生命质量无关,但与生理机能相关( r=0.15, P=0.046),即缓解期IBD患者的生理机能得分高于活动期IBD患者。抑郁与生命质量呈负相关( r=-0.55, P<0.01),且呈线性关系( r=-19.429,截距为744.455, P<0.01)。焦虑与生命质量不相关( P>0.05);抑郁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健康变化均呈负相关( r=-0.234、-0.358、-0.454、-0.449、-0.566、-0.485、-0.441、-0.597、-0.193, P均<0.05)。 结论:IBD患者容易发生焦虑和抑郁,抑郁与生命质量呈负相关,对IBD患者进行精神心理疾病的筛查和干预非常重要,尤其是合并抑郁的IBD患者。控制IBD疾病活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可能对改善焦虑、抑郁有效,IBD疾病本身的治疗是IBD精神心理治疗的基础。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