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链非编码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分子1、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7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Cerebral-Vascular Disease(2020)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评价长链非编码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分子1(UCA1)、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及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12例,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失访12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32例及预后良好组68例,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UCA1、hFABP、IL-17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上述因素进行分析,并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估UCAI、hFABP、IL-17及NT-proBNP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入院后即刻(T0)、入院后6h (T1)、入院后12h (T2)、入院后24h (T3)、入院后48h (T4)时的UCA1、hFABP、IL-7、NT-proBNP及入院后72h (T5)时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T5、入院后96h (T6)时预后不良组患者的hFABP及IL-17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UCA1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T6时的NT-proBNP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6时hFABP、IL-17及NT-proBNP是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3.463、2.098、1.064,P<0.05),UCA1则是保护因素(OR=0.009,P<0.05).ROC曲线显示,T6时的UCA1、hFABP及IL-17三者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预后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AUC=0.914),明显高于hFABP、IL-17、UCA1及NT-proBNP的单一诊断(Z=2.386、2.346、4.227、2.935,P<0.05). 结论 UCA1、hFABP及IL-17三者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有一定价值.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