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介入治疗多发孔房间隔缺损疗效评价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Diseases(2020)

引用 1|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多发性房间隔缺损(ASD)封堵的方法,观察术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至2020年1月,应用房间隔封堵器治疗了82例多发孔型ASD,其中男性37例,女性45例(男∶女=1∶1.2);年龄2~65岁,中位年龄6岁;体质量12~90 kg,平均(24.4±11.1)kg.术前均经体检、心电图、胸X线片及超声心动检查确诊,术后行心脏超声及临床检查随访.结果:82例多发性ASD,其中58例2处缺损,12例3处缺损,12例筛孔样,其中5例合并房间隔膨出瘤.82例均封堵成功,78例应用一个封堵器成功闭合,较大ASD直径平均(11.4:±4.3)mm,较小ASD直径平均(3.8±1.3)mm,缺损之间距离(4.6±2.8)mm,较大ASD选择封堵器直径(16.9±4.2)mm;4例患者应用2个封堵器闭合,2个缺损之间距离为10~20 mm.手术即刻效果,多发性ASD即刻完全堵闭率89.0%(73/82),3例患者中量左向右分流,5例患者少量左向右分流,1例微量左向右分流信号.在3个月~1年随诊过程中,4例残余分流消失,5例超声提示靠近下腔静脉处可见少量残余分流,1年完全堵闭率93.9%(77/82).结论:多发孔型ASD通过经导管介入治疗,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儿童尽量选择一个封堵器闭合多个缺损.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