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性内脏利什曼病一例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15)

引用 0|浏览21
暂无评分
摘要
患者男,28岁,因畏寒、发热、多汗及上腹不适1个月余于2014年3月10日入院治疗。1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时有寒战,体温高达41.0℃,多汗,伴上腹饱胀不适,自行触及左上腹包块,服消炎退热药,体温能降至正常,但2h后体温再次升高,渐感精神差、乏力,食欲明显下降,体质量下降约5 kg。10 d前在当地县医院发现全血细胞减少及脾肿大,予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治疗无好转。过去4年来先后在太原、乌鲁木齐、武汉、北京乡间务工。2013年3月至9月在甘肃修筑公路隧道,食宿在野外板房内。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5℃,脉搏、呼吸、血压无异常,急性痛苦病容,消瘦,体质量45 kg ,身高165 cm ,精神差,对答切题;皮肤、巩膜无黄染,无出血点、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未见异常;腹软,中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脾于左肋下4 cm处触及,质偏硬,有触痛,肝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四肢肌肉、骨、关节无异常,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1.51×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0.8×109/L ,酸性粒细胞0,红细胞计数3.49×1012/L ,H b 98 g/L ,血小板计数24.2×109/L ;降钙素原3.34μg/L ,红细胞沉降率34 mm/1 h ,C反应蛋白94.9 mg/L ;肥达、外斐试验阴性;血HBsAg、抗‐HBc、抗‐HBe均阳性;血白蛋白27.4 g/L ,球蛋白33.8 g/L ,ALT 46 U/L ,AST 59 U/L ,乳酸脱氢酶509 U/L (参考值<245 U/L );血IgG 19.34 g/L ,血补体C3、C4正常;抗核抗体谱及分类均阴性,血肌酐、尿酸、血糖、血脂均正常,血培养未见细菌生长;腹部B型超声示,中度脾肿大,腹腔少量积液;双肺CT 未见明显异常。予头孢地嗪及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仍高热,时有寒战,体温高达40.5℃,脉搏110次/min ,头面部、前胸有密集汗珠渗出,精神萎靡,反应迟钝。骨髓细胞学检查涂片:巨噬细胞吞噬大量淡蓝色卵圆形和椭圆形小体,其大小3μm×2μm~6μm×4μm ,小体内见紫色的一大一小两颗粒,大者圆形偏于一侧,小者在对侧、呈小杆状(图1),高度怀疑内脏利什曼病。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传染病科远程会诊,考虑内脏利什曼病并使用锑剂治疗,建议治疗中首先纠正低蛋白血症,严密观察锑剂对心脏的不良反应。在心电监护下予葡萄糖酸锑钠0.6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44 mL ,微量泵30 min内泵入,每日1次,并予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第3天体温降至38℃,全身不适明显好转,脾脏明显缩小。用药7d后,复查骨髓细胞学见杜氏利什曼原虫较锑剂治疗前明显变形或破裂(图1),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讨论内脏利什曼病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临床主要特点是发热、消瘦、贫血、全血细胞减少,以及肝、脾肿大。然而以这一组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众多,涉及血液系统、风湿免疫系统、肿瘤、脓毒血症和传染性疾病等,故易引起误诊,尤其是在非本病流行区域,且一旦误诊、误治,患者大多死亡。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