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心肌炎39例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wf(2019)

引用 0|浏览1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狼疮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取2002年1月到2012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治疗的狼疮性心肌炎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并随访5年.采用单因素分析治疗好转组(A组)及治疗无好转组(B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不同,Logistic分析治疗后效果不佳患者的影响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1)狼疮性心肌炎常发生于病程较长的患者,且疾病活动度高,大部分患者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有明显的改变.(2)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年龄小(P<0.001),病程短(P<0.001),常出现室壁运动异常和左心增大(P=0.0 12;P=0.037).(3)以预后情况作为因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OR=0.061,95%CI0.007~0.579)、LVEF升高(0R=0.933,95%CI:0.538~1.892)是狼疮性心肌炎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4)就诊时LVEF>40%的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LVEF≤ 40%的患者(86.4%比16.7%,P<0.001).结论 狼疮性心肌炎常发生于病程长且病情活动度高的患者,但年轻和病程短的狼疮性心肌炎患者治疗效果较差,除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外还应加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的使用,在发病时LVEF值≤40%的狼疮性心肌炎患者长期预后极差,应积极治疗,改善预后.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