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IS数据挖掘4238份病历探讨中医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处方模式

Rheumatism and Arthritis(2019)

Cited 3|Views2
No score
Abstract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配伍模式或规律.方法: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2012年5月至2017年12月住院治疗的2351例活动期RA患者4238份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IBM SPSS Clementine 14.2软件Apriori模块、SPSS 22.0软件进行中药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与实验室指标分析.结果:共3881张中药处方被纳入研究,主要分析结果如下:①寒性与温性、味苦与味甘,以及归脾(胃)经的中药使用最为频繁;②健脾化湿药(利水渗湿药茯苓、薏苡仁、泽泻;补虚药甘草、山药、黄芪、白术;理气药陈皮;消食药麦芽;化痰药半夏)使用最为频繁,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祛风湿药也较为常用;③关联规则发现,最常用的3个药对为桃仁与红花、白花蛇舌草与蒲公英、泽泻与茯苓;④聚类分析得出,桃仁、红花,茯苓、陈皮,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白术、黄芪等9组药物组合体;⑤试验组治疗后类风湿因子(R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补体C3、补体C4、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比治疗前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试验组差值ESR、C3、IgG、Ig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⑥关联规则分析得出,黄芩、茯苓与RF降低关联度较高;半夏分别和豨莶草、泽泻与ESR、hs-CRP降低关联度较高;蒲公英、山药与C3降低关联度较高;杜仲分别和威灵仙、山药与IgA、IgG降低关联度较高.结论:类风湿关节炎的辨治与脾之间有密切关系.这些处方重点为具有健脾化湿(利水渗湿药、补虚药、理气药、消食药、化痰药)作用的中药,其可能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同时,与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祛风湿药的配伍是处方的基础.
More
AI Read Science
Must-Reading Tree
Example
Generate MRT to find the research sequence of this paper
Chat Paper
Summary is being generated by the instructions you 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