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注射性硫酸钙骨水泥的生物力学研究

伦登兴, 徐丽娜,冯江涛,王丰, 王鹏生,胡永成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s(2020)

引用 1|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塑性剂的类型及浓度对可注射性硫酸钙骨水泥(injectable calcium sulfate cement,ICSC)的抗压强度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甲基纤维素(methylcellulose,MC)、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硬脂酸(stearic acid,SA)与半水硫酸钙机械混合;与生理盐水反应后,观察复合物的抗压强度;并记录ICSC自身性能的改变:如凝固时间、可注射性能。按塑性类型分为CMC组、MC组、HA组、SA组及单纯硫酸钙组;每组再按塑性剂的浓度分亚组:如1%、3%、5%MC组。结果:单纯硫酸钙的抗压强度为(21±4.58) mPa,终凝时间为(3.86±0.09) min。不同浓度的SA对硫酸钙抗压强度的影响均不明显( F=1.593, P=0.266),但可明显延长凝固时间( F=29.868, P=0.000)。不同浓度CMC均明显降低硫酸钙的抗压强度( F=23.943, P=0.000),且凝固时间均延长至120 min以上。MC均能改善硫酸钙的抗压强度( F=4.808, P=0.034),并延长凝固时间( F=191.192, P=0.000);其中,1%、3%的MC明显改善抗压强度( P=0.007,0.027),而5%改善不明显( P=0.193)。不同浓度HA均能改善其抗压强度( F=3.818, P=0.058),并延长凝固时间( F=262.515, P=0.000);其中3%和5%明显改善( P=0.026,0.015),1%组不明显( P=0.062)。单纯硫酸钙的可注射量仅为20%;1%~5%HA组、3%和5%MC组高达90%以上;而CMC组无可注射性能。 结论:SA和CMC不能用于改善硫酸钙的抗压强度;而合适浓度的HA与MC不仅能改善ICSC的抗压强度,并能够提高可注射性能,但MC更能满足凝固时间的需求。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Calcium sulfate,Compressive strength,Biomechanic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