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手术围手术期隐性失血原因分析

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2018)

引用 2|浏览20
暂无评分
摘要
术中出血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问题,尤其在脊柱融合术中,失血过多可能需要输血,在成年人脊柱融合手术中输血率达50%~81%不等[1].当我们提到脊柱围手术期的失血量时,通常是指显性失血即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然而从临床观察发现存在与围手术期间显性失血量不符合的贫血症状,这可能与隐性失血量有关.1966年Nelson等[2]提出隐性失血是外科手术术后的并发症.1973年 Pattison等[3]在手术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的患者中发现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的下降程度与实际出血的贫血程度不相符.1997年 Brecher等[4]对250例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失血量进行统计,发现平均总失血量为术中显性失血量的2.1倍.2000年Sehat等[5]对63例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失血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平均总失血量为1 474.0 mL,并用Gross方程[6]计算隐性失血量735.0 mL,占平均失血量的50.0%,因此提出了隐性失血的概念.隐性失血轻者可影响患者心、肺、肾脏功能,导致机体恢复正常生理功能速度变慢、延长住院天数、直接或间接增加住院期间脊柱护理费用;隐性失血严重者导致术后贫血,相应地增加了输血量及输血带来的疾病传播等风险.尤其是在脊柱手术中,过多的暴露肌肉组织、椎板减压形成的硬膜外慢性出血、椎体的融合等都会增加出血量,因此,隐性失血的存在大大增加了脊柱术后不同程度贫血的发生率.2013年 Sasaji等[7]指出脊柱术后出血量明显大于术中出血量,且有效的管理术后出血量是预防术后贫血的有效措施.故提高隐性失血危险因素的认识对于脊柱围手术期十分重要,对提高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