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探讨

Journal of Clinical Surgery(2020)

引用 7|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疗效及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7年5月 ~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HICH病人126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骨瓣开颅组(A组,30例)、小骨窗开颅组(B组,46例)和微创血肿引流组(C组,50例)3组.比较各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及近期疗效,并分析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B组、C组病人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均低于A组;3组病人的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收缩压、出血量、凝血功能障碍、镇痛镇静药、GCS评分、出血部位、手术方式等指标与HICH术后再出血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提示,收缩压>160 mmHg、出血量≥60 ml、凝血功能障碍、无使用镇痛镇静药、GCS评分<8分、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不同手术方式等指标是HICH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与传统骨瓣开颅术比,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及再出血率低等特点;HICH术后再出血有较多因素,高收缩压、出血量多、凝血功能障碍、GCS评分等是术后发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