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唇沟皮瓣的分类及其在鼻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AND PLASTIC SURGERY(2010)

引用 2|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唇沟皮瓣的分类及其在鼻部皮肤缺损创面修复的方法.方法 根据鼻亚单位组成的美学原则,按鼻部皮肤软组织肿瘤切除后创面及创伤后皮肤缺损的部位、大小、深度及鼻唇沟区域组织可利用情况等,分别选择相应形式的鼻唇沟任意皮瓣转移修复鼻部缺损创面0.8 cm×0.8 cm~2.0 cm×3.0 cm,切取鼻唇沟皮瓣1.0 cm×1.0 cm~2.5 cm×3.5 cm.采用皮下蒂岛状鼻唇沟皮瓣者58例、改良菱形皮瓣者46例、"风筝"皮瓣者43例、易位皮瓣者9例、旋转皮瓣者11例,设计蒂在上方的鼻唇沟皮瓣109例,设计蒂在下方的鼻唇沟皮瓣58例,所有切取的皮瓣与创面大小匹配良好.结果 本组167例患者,其中165例创面Ⅰ期愈合;2例患者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局部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113例患者获随访1~60个月,鼻外形轮廓及视觉效果良好,修复组织与周围皮肤组织在色泽、质地、轮廓、光化性损害程度等方面相匹配,鼻唇沟区切口瘢痕不明显,获得满意的面部形态和美学效果.肿瘤无复发.结论 遵循鼻业单位美学原则,应用鼻唇沟任意皮瓣修复鼻部肿瘤切除及创伤后中等大小创面,不仅操作方便,面部彤态无明显改变,而且修复后创面的皮肤色泽、质地、轮廓等均能与周嗣皮肤达到较好的匹配和协调.町获得满意的功能和稳定的美学效果.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